今天:2024年2月22日 星期四广西政府网中国政府网 |
用户中心 | 简体版| 繁体版
无障碍
支持IPv6
 上思县人民政府
热词:身份证公积金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 > 工作分工

开展N个专项工作

2023-10-10 11:35     来源:上思县人民政府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1. 落实政府办医责任。 建立医疗卫生机构历史债务化解机 制。对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历史债务逐年通过财政补助逐步化解。 财政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医疗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对村卫 生室建设力度。 〔 牵头单位:县卫健局、财政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 建设县域一体化医疗卫生信息平台。 推进医保、药品耗 材数字化监管。建议完善信息系统,形成以信息化系统、医疗服 务、医药价格等为一体的智慧管理,信息化数据需客观、真实、准确。 〔牵头单位:县卫健局;配合单位:县人民医院、医保局、医疗健康集团各成员单位。〕

(1)建设医疗健康集团运营管理数据集成平台。为医疗健 康集团搭建统一的运营管理数据集成平台,实现信息共建共享、 数据互联互通,对医疗健康集团医疗服务、公共卫生、人财物、 药品耗材等进行统计、分析、应用、监管,提高医疗健康集团总医院管理服务效率。

(2)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科技赋能,便民惠民。 开展远程专家门诊、远程紧急会诊、智能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 实现检查检验报告电子化,并具备网上查询、移动推送或短信提  醒功能,提供居民健康档案查询、刷脸就医、费用结算医后付或  在线支付、部分常见病和慢性病线上复诊等服务。推行“互联网  +分级诊疗”,不断完善和使用分级诊疗信息系统,对接自治区就医便民服务平台,提供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

(3)推进公共卫生和临床医疗信息融合,完善全民健康信 息平台。根据全县智慧医疗系统总体框架,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 台。建立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专病防治指南,推进公共卫生 和临床医疗信息融合,将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食源性疾病、 学生常见病、老年与妇幼保健、免疫规划、精神卫生等公共卫生 信息系统全面融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同步共享、业务协同联动。

(4)推进医保、药品耗材数字化监管。建议完善信息系统,形成以信息化系统、医疗服务、医药价格等为一体的智慧管理, 逐步整合医疗、医保、医药、耗材等相关信息系统,实现数据互 联互通,建立实时、动态、连续、综合的监管服务平台和监管机 制。推行医保智能审核和实时监控,将临床路径、合理用药、支 付政策等规则嵌入医院信息系统,实现事前提醒、事中监督、事 后审核。加强药品、耗材采供应信息管理,建立采购价格监测、分析和预警机制。

3.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医疗健康集团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基层卫生人才激励保 障机制。立足自主培养,2023年起在县职业技术学校开设护理/ 康复专业,同步筹建护理学校,五年内建成。完善医疗健康集团 关键人才引进机制,创新人才引进模式。创新柔性引才新模式, 柔性引进国内知名医学高端人才发展县域特色专科,设立名医工 作室。落实“公开招聘一批、定向培养一批、培训提升一批”基 层医学人才项目。开辟人才“绿色通道”,实行高端人才引进直 通车政策,开展人才引进“进校园”招聘活动,由县人社局牵头, 县委组织部、编办以及县卫健局、相关医疗机构负责人组成招聘  组,进医学院校现场招聘,直接入编。按照现行乡镇卫生院定向 培养高职高专层次医学人才政策,定向培养一批基层紧缺人才。 持续实施定向培养医疗卫生人才,鼓励在岗乡村医生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进一步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在薪酬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激励支持。建立基层人员培养激励机制,推 动人员、技术、服务向基层合理流动。实施农村订单定向生培养 项目,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到2025年底,每万服务人口全 科医生数达到4名。加大基层卫生人才(含定向人才)培养培训 力度,制定干部人才培训计划,每年按县管干部、后备干部分类 分层开展专题培训,有计划安排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到县级医院进 修培训,选派优秀骨干医生定期到基层查房带教,打造一批专业 知识和管理能力全面,适应基层卫生发展需求的基层管理人才, 提高基层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进医、防、管等复合型 人才培养,以建设全科医生、护理技能培训基地和公共卫生、中 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为载体,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训。加大基 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推进中医师承、规培、西学中、中医全科转 岗培训,开展首席(骨干)全科医生、名中医评选及中医药技能 竞赛。制定和完善人才队伍激励实施方法,构建管理人才、专业 人才成长激励体系,建立完整的储备、评定、管理、培养、考核 和奖励等运行机制。完善岗位职称聘期管理机制,定期对高级职 称人员针对工作业绩、患者满意度等进行聘期考核,形成高职低 聘、能上能下的岗位聘任新机制。  〔牵头单位:县卫健局;配合单位:县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各成员单位。〕

4. 搭建互联网+健康教育平台,提高健康素养水平。 引导公众掌握预防疾病、科学就医、身心健康自我评估、应急自救互救、残疾预防等健康知识与技能,提高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形成健康 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到2023年底,上思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 到30%。建立并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强化医疗机构健 康促进功能,发挥医务人员的专业引领示范作用。构建媒体健康 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建设“上思县健康科普云平台”。建 立完善健康素养监测体系。  〔牵头单位:县卫健局;配合单位:县医疗健康集团各成员单位。〕

5. 打造“医疗健康集团+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体系。设计以建立家庭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多种形式养老服务与医   疗服务深度融合发展的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上思县  叫安医养服务中心(康复护理院),三年内建成集医疗、康复、  养老为一体的省级基层医疗机构转型发展示范性医养结合机构。  推动乡(镇)卫生院与周边养老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签约合作延   伸服务。鼓励在乡(镇)卫生院开设医养结合型普惠康养床位,  由县民政局和县医保局牵头,制定助力医养结合的机制体制。在   具体运营方面做好“五融合”包括: 一 是医疗与养老相融合,为   服务区内的特困、高龄、重病、失能和半失能等老年人提供健康  服务; 二是康复与养老相融合,为老人提供个性化康复计划,为   居家老人提供康复建议与训练; 三是健康管理与养老相融合,为   每位老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他们享受到真正的“一对一 ”健康服务;  四 是安宁疗护与养老相融合,为老人提供“ 一体化”“一条龙”全方位服务; 五是中医特色与养老相融合,探索建立 “食养(疗)、药养(疗)”等中医药特色养生。  〔牵头单位:县卫健局、民政局;配合单位:县医疗健康集团各成员单位。〕

6. 发展健康服务业。 发挥上思县“十万大山”的特色优势, 充分挖掘气候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资源,围绕人民群众多层次、多  样化服务需求,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结合基层医疗机构职能调 整和服务模式转变,利用现有医疗卫生存量资源,拓展养老养生、 家庭病房、护理、慢性病管理、产后康复、美容整形等服务领域。 满足上思县乃至防城港地区及南宁市人民大健康需求的同时,深  度参与到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健康服务集群建设中。〔 牵头单位:县招商局、发改局;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卫健局等。〕

7.以家庭医生签约为切入点,创新服务模式,再造服务流程。 从重点人群入手,建立“专家+全科医生服务团队”模式。  制定“两病”特殊门诊患者服务包、  “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服务 包,开展家庭医生示范建设,建立“星级”家庭医生评选制度, 打造家庭医生服务品牌。围绕“六个”拓展,即全科扩展到专科、 基层机构扩展到二三级医院、公立机构拓展到社会办机构、团队 扩展到个人、固定周期拓展到灵活周期、慢性病拓展到传染病, 延伸家庭医生服务内容,不断丰富签约服务内涵和形式,切实提升签约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 〔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医保局、财政局。〕

8.实施“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强化绩效考核。

改革我县现有财政补助政策,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 的基本原则,将现有的投入保障机制逐步过渡到“公益一类保障、 公益二类管理”运行新机制,实施二类绩效管理,调动基层医务  人员积极性。按照“两个允许”要求,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  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积极性。 〔责任

单位:县人社局、卫健局、财政局。〕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