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4年2月22日 星期四广西政府网中国政府网 |
用户中心 | 简体版| 繁体版
无障碍
支持IPv6
 上思县人民政府
热词:身份证公积金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本级文件 > 上政办发

上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印发《上思县基层“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 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

2023-08-02 18:00     来源:上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驻县各单位:

《上思县基层“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工作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23年8月2日    


上思县基层“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工作方案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基层“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的指导意见任务分解表的通知》(桂政务办发〔2023〕1号)《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务服务和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进一步推动基层“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落地工作方案的通知》(桂政务办发〔2023〕2号)和《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防城港市基层“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为提升乡镇管理和服务能力,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进一步推动基层政务服务改革上新台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个更大”重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及防城港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防城港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部署,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力度,坚持简政放权与体制创新同步推进,按照“精简、统一、高效、便民”的原则,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实施“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加快构建适应乡镇工作特点的体制机制,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加快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二、工作目标

2023年底前,乡镇人民政府以政务服务中心场所建设为基础,通过调整优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整合归并基层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责,依托“桂通办”平台,在全县所有乡镇全面推行基层“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通过电子印章认领、电子证照信息完善、电子印章系统互联互通、电子印章应用推广等措施,基本实现乡镇政务服务“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人民至上。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基层“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全过程,牢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民生的改革初衷。

(二)坚持创新融合。重塑审批流程,坚持创新与“互联网+”融合,推行“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等服务方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切实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三)坚持联动协同。统筹抓好县直部门和乡镇上下,乡镇机构之间的有机衔接、协同配合,强化审管协同,实现无缝对接,增强服务意识、细化服务内容,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四、主要任务

(一)整合优化审批服务职能。根据中央和自治区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整合优化审批和服务职能,在乡镇机构限额内统筹设置政务服务中心,加强工作力量,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1.编制和人员到位。各乡镇要以政务服务中心为依托,严格按照本单位“三定”方案(上办字〔2021〕9-16号)及改革要求,由各乡镇负责提出划转的具体人员名单(政务服务中心编制满员除外),县委组织部、编办、县财政局、人社局及相关机构负责办理有关手续,确保人员配备到位。对划转到政务服务中心未能安排相应级别领导职务(科级)的人员,保留原职级待遇,逐步消化过渡。除转隶带编人员外,各乡镇结合实际,合理配置其他人员开展工作,确保政务服务中心有效运转。

2.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划转。将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民政、卫生健康、林业等领域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退役军人事务、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应急、医保、残联等领域的非许可类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划转至政务服务中心实施(事项目录详见附件1《上思县基层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基础指导目录》,事项调整按《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权责清单管理办法的通知》(桂政发〔2019〕55号)要求开展。

各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对承担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实行目录管理动态调整。今后,上级明确下放至乡镇承担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或者因法律修订、实施主体调整等新增、调整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涉及划转机构的,划转至政务服务中心实施;国务院、自治区明确取消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的后续监管由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3.自本《方案》印发之日起,给予2个月工作交接过渡期。过渡期间,原各职能机构要与政务服务中心做好业务衔接工作。做好系统对接、专用电脑和密钥等专用设备以及涉及行政审批(服务)的证照、证书等交接工作。过渡期结束时,原承办单位已受理的事项必须办结;因各种原因未办结的,将未办结事项的受理资料等要件移交政务服务中心,作出书面说明做好业务交接,并协助政务服务中心共同完成后续办理工作,确保事项移转无缝切换。原承办单位从事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的有关人员,要在过渡期内,负责对新划入政务服务中心的业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确保行政审批(服务)工作顺利推进。

(二)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模式。整合乡镇内部审批、服务资源,以乡镇人民政府名义统一受理、办理各类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一枚印章”名称为“XX县XX乡(镇)人民政府行政审批(服务)专用章”。电子印章与实物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加盖电子印章的电子材料合法有效。印章仅限办理基层审批和服务事项使用,不得挪作他用。县基层“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牵头部门加强对我县的基层审批(服务)机构行政审批(服务)章申领的指导,通过线上查看申领和调用情况,确保基层审批(服务)机构 100%完成申领工作。

(三)推动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服务模式由“分散受理”向“全科受理”转变。推行“一窗受理、全科办理”,在各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开设行政审批和综合服务两个专窗。行政审批专窗主要对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民政、卫生健康、林业等领域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全科受理;综合服务专窗主要对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退役军人事务、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应急、医保、残联等领域的非许可类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行全科受理。有条件的乡镇可结合实际将市场监管、公安等基层派出机构实施的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按“三集中三到位”要求集中办理。各乡镇可结合实际对专窗受理事项进行动态调整。编制公布基层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落实清单“四级十一同”要求。加强人员培训,执行一次告知、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工作制度,落实容缺受理等改革要求,鼓励有条件的乡镇组建政务服务便民流动站,变“人找服务”为“服务找人”。推行帮办代办、引导交办等线下服务,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和不熟悉网络操作的办事人提供更多便利,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办事需求。加强村(社区)综合服务站点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事项进村(社区)办理,解决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

(四)加强上下联动和协同。上级行业主管机构要加强业务指导,畅通联系渠道。县级行业主管机构要建立联络员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改革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县级行业主管机构印发、转发与基层政务服务事项相关的文件,应同时主送承担基层审批和服务职能的乡镇机构(以下统称基层机构),确保全区各乡镇审批(服务)事项统一规范办理;开展相关业务会议、培训活动,应组织基层机构参加。基层机构应积极与县级行业主管机构加强工作对接,主动接受业务指导,严格执行政务服务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标准等,争取工作支持。基层机构向县级行业主管机构函询、请示有关问题,行业主管机构应及时指导、批复。

(五)开展事项信息核对工作。县基层“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牵头部门根据基层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清单(详见附件1),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在“桂通办”平台核对完善审批(服务)事项信息。对已直接下放或者委托乡镇实施的县级行政权力事项,由县级行业主管部门在“桂通办”平台上开通乡镇办理相关行政权力事项的权限,并推送至乡镇。对上级部门推送的事项,乡镇应在“桂通办”平台上填写窗口名称、办理地点、办理时间等窗口信息。

(六)开展电子证照制作工作。县基层“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牵头部门应组织乡镇审批(服务)机构在自治区电子证照系统中完善本单位办理事项关联电子证照的照面信息。对于国家和自治区已颁布办理事项的证照模板可直接复用信息,并确认保障电子证照与电子印章的机构信息一致;对于乡镇本级的证照信息按照县行政审批单位统一模板进行完善录入。

(七)做好审管衔接。

1.对纳入基层机构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按照改革方案和“三定”规定,由承担原实施事项的监管机构继续负责事中事后监管。要健全完善审管联动机制,依托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及时将办理过程和结果信息同步推送相关机构,各机构将事中事后监管结果推送给基层机构,实现接件信息、审批信息和监管信息、档案资料资源共享,确保审批和监管无缝对接。

2.相关事项划转后,各职能机构要将涉及本机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更新情况及时告知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各职能机构在收到上级机构下发的涉及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的文件后,应在3个工作日内转送乡镇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办结后,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应在3个工作日内向各职能机构转送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办结情况,便于职能机构对办结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进行后续监管。

3.各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对所划转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依法实施审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划转后,各有关机构要切实转变管理理念,改进工作方式,增强提供各类公共服务的能力,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责任,避免监管缺位、失位。同时,各有关机构要将监管中发现的监管对象从事违反相关行政审批(服务)决定的行为,以书面方式及时送达县、乡(镇)两级政务服务中心。

4.各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实施行政审批(服务)时,相关机构应提供相应专业和技术支持,并配合做好行政审批的联合踏勘、验收及评审等工作。

5.各有关机构要和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密切配合,共同做好上级机构涉及行政审批的检查、考核、评比等工作,避免因工作交接而产生工作疏漏。

五、工作步骤

(一)启动阶段(2023年3月至2023年7月)。

制定改革工作方案,部署有关改革工作。

(二)改革阶段(2023年7月至2023年10月)。

各乡镇根据改革工作方案进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乡镇、有关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基层“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着力破解改革中遇到的体制机制难题,使基层权责更加明晰、运行更为顺畅、服务更加完善、发展更具活力。

(二)强化责任落实。由县政管办牵头,县委编办配合,统筹推进改革工作。各乡镇、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责任,统筹安排,明确专人负责协调推进和具体落实。

(三)加强督查指导。县政管办、县委编办要加强对各乡镇、有关部门改革工作的督查指导。各乡镇对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2023年10月20日前,各乡镇要将改革总体情况、主要做法和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进行总结,形成改革工作总体报告,报送县政管办(联系电话:8521659,邮箱:sszwzx8523685@163.com);县政管办于2023年10月31日前形成改革工作总体报告报送县人民政府。


附件:1.上思县基层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基础指导目录

2.全面推行基层“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工作任务分解表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