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生活水平也得到长足发展,居民身体的健康也显得尤为重要。群众对体育健身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走在街头、小区、广场等地,随处都能看到健身锻炼的身影。而一到阴天、下雨天气,所有的体育健身活动都不得不叫停,是因为我县的全民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显得尤为滞后。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县城没有一个面向社会开放、功能齐全的体育健身活动场馆。二是整个县城,除了上思县实验中学运动场外,真正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场所基本为无,给群众的健身锻炼带来诸多不便。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已加大投入在明江广场、明江两岸兴建了若干活动场地,但因场地太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落后于群众对体育锻炼的需求。
因此,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健身的需求,加强封闭式体育馆和设施建设,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让人民分享体育发展成果、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建议:
全民健身设施是指公共体育设施中专门用于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体育场、馆设施,是政府向广大老百姓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哪个地方体育设施建得好,群众体育活动和各类体育比赛就开得好,广大群众的精神面貌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都会有很大的改观。因此,建议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健身活动,将全民健身体育场馆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融入城镇化建设当中,统筹考虑,从广大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出发,加大对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议兴建一所能承载各类大型活动、体育比赛、健身活动且设施完备的综合型(小或中型)体育馆,以适应越来越多市民的健身需求,提高全县人民的健康幸福指数。
一、建议县政府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投入,由相关部门认真调查研究,根据居民和干部职工的实际需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对原城镇规划用地进行适度调整,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在新开发区(如江平新区或三江口湿地公园等)优先预留体育用地,加快群众性体育场馆建设,改变体育场馆建设落后的局面。把体育场馆建设成为群众平时的健身场所、活动的集会场所和灾害时期的避难场所。
二、将体育活动场馆建设确定为重点开发项目,争取国家投资和专项资金支持。
三、搭建体育建设的融资平台,突破发展体育的资金瓶颈。体育场馆建设投资大、资金回收周期长,政府应该制定引导和激发社会力量、民间资本投资体育场馆的政策,从土地、税收等各个方面给予优惠措施,保证基础设施有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弥补政府投资的不足。
四、居民健身时,建议适当的收取费用,如办理月票、季票、年票等,以维持体育场馆的开支,缓解压力。
提案者:黄主堂、刘磊仁、陆文、韦承辰、梁娟娟、黄猛
上文广体旅复﹝2023﹞18号文函复
黄主堂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县体育馆建设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上思县体育馆项目已于2020年10月29日获得上思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复同意立项(上发改投资﹝2020﹞181号),计划总投资8000万元,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体育馆用地面积为2861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0354.06,容积率0.36,建筑密度22,绿地率20%,地面停车291辆。本项目设计一座体育馆。体育馆建筑平面方正,一层层高3.84米,二层层高4米,三层层高5.4米,夹层层高5.6米,主赛场室内净高15米,建筑总高度22.44米,赛场观众席可容纳3090人,赛场内设置大屏幕,体育馆的功能房间包括健身房、篮球赛场、乒乓球室、羽毛球室、体育训练房等,同时配备足量的运动员休息室,并承担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功能,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服务。
该项目原选址位于上思县思阳镇江平社区原县铁合金厂和赖氨酸厂,由于城镇建设规划调整,目前我局正在与县自然资源局对接确定项目规划选址。下一步,我局将有序开展项目用地预审等前期工作,待落实项目用地后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